1974年,第十屆世界杯在當時的聯邦德國舉行。這屆世界杯還沒開始就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,因為兩年前的慕尼黑奧運會上,慕尼黑慘案震驚世界,11名以色列球員被恐怖組織“黑色九月”殺害。國際足聯公布第十屆世界杯舉辦地后,西德向世界承諾安全沒有問題。有意思的是,西德世界杯前,國際足聯舉行了大選。結果,巴西人阿維蘭熱成為第一位非歐洲籍的國際足聯主席。而且,自1970年巴西第三次奪得雷米特杯后,國際足聯不得不創建了一個移動的國際足聯世界杯,俗稱“世界杯”,世界足球錦標賽也正式更名為國際足聯世界杯。
本屆世界杯共有16支球隊參賽。澳大利亞、東德、海地和扎伊爾隊歷史上首次進入世界杯決賽。與以往相比,本屆世界杯的規則有了很大的變化。決賽分為三個階段。首先,16支參賽隊伍分為四組,每組進行單循環比賽。四個組的前兩名晉級八強。然后八支隊伍分成兩組進行單循環比賽。每組第一名將晉級決賽,第二名將參加三四名決賽。值得注意的是,本屆世界杯,國際足聯首次采用了凈勝球,用于區分積分相同的兩隊排名。
德國在小組賽前兩輪分別以1:0和3:0擊敗智利和澳大利亞。小組賽最后一輪,面對同根不同意識形態的民主德國隊,0:1落敗,以小組第二的成績晉級下一輪。
第二場小組賽,聯邦德國全力以赴,連贏三局,分別以2:0、4:2和1:0的比分擊敗南斯拉夫、瑞典和波蘭,晉級決賽。
決賽面對擁有克魯伊夫的荷蘭隊,開場55秒德國人打進點球,但上半場結束前,強悍的德國人連進兩球逆轉比賽,將2:1的比分保持到最后,歷史上第二次捧起世界杯。
值得一提的是,雖然德國人奪冠,但頭號球星貝肯鮑爾未能獲得最佳球員獎。該獎項由克魯伊夫獲得。克魯伊夫在場上是中鋒,但他在場上無處不在,給對手很大的打擊。其他球員根據場上的變化定期移動和改變位置。球隊的戰術保持了整體陣型不變,但同一位置的球員經常發生變化。這種先進的理念一直伴隨著克魯伊夫,創造了后來的成績。